電子制造業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和產品電氣失效這一夢魘形影不離。電氣失效也許只是因為PCB上一個晶體管被擊穿而造成,直接損失不過區區幾毛錢,而一旦有問題的電子系統在飛行、醫療監護等環境中出錯,損失卻是災難性的!對于普通民用電子產品制造商來說,他們也許不必為災難性后果而擔心,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質量和可靠性差的產品雖然可以一時蒙混消費者,但卻難免被市場淘汰的結局。
經歷幾十年和電氣失效的較量,電子制造業界目前已經大體了解了主要的電氣失效機制以及這些問題是如何在產品的設計、制造和生產測試中被引進的,一些有效的經驗規則也已被證明非常有效,但由于人類天性中的惰性和疏忽,一些基本常識和規則不得不需要重復提醒并納入生產管理的體制中加以執行。此外,隨著技術和新材料的進步,有關電氣失效這一老問題還會面臨新的挑戰,如高密度PCB板采用低電壓芯片使得產品在生產和測試中會面臨更大的ESD(靜電放電)和EOS(電氣過應力)風險。 |